前不久,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街道康翠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一场充满生活气息的“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正成为金城银行金融消保宣教工作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从全国首个反诈主题运动公园落地到别具一格的消保集市,从穿街走巷的“反诈防非大篷车”到朗朗上口的原创天津方言消保RAP歌曲等,这家银行正以场景化、特色化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一条兼具示范价值与民生温度的消保宣教路径,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新生态。
场景创新
让金融消保融入城市肌理
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第二体育场,全国首个反诈主题运动公园已成为市民健身打卡的“网红”地标。百余个反诈标语已与这座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公园融为一体:篮球架上“投篮要准,防骗要稳”的警示语与篮网相映成趣,跑道旁的反诈镭射灯在夜晚投射出“健步如飞,诈骗难追”的光影,乒乓球台边缘的“反诈乒乓提提神”提示语让运动者在挥拍间隙接受反诈教育。在反诈主题运动公园里,除了醒目的标语和独特的光影投射,公园内的设施布局也暗含巧思。运动器材区域周边设置了多个反诈知识展板,上面用简洁易懂的文字和生动形象的漫画详细介绍了各类常见诈骗手段的特征、识别方法以及应对策略。这些展板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多种形式,让市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实用的反诈知识,提升自我防范意识。
反诈主题运动公园的成功打造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健身、娱乐、学习于一体的公共服务空间,也为金融消保宣教开辟了新的阵地。以该公园为依托,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期间,金城银行创新开展消保集市活动,通过非遗漆扇制作结合金融知识问答、穴位按摩巧讲“防范非法集资五步法”、“哪吒娃娃涂色区”培育孩子们风险防范意识、“反诈煎饼摊”凭借朗读反诈标语免费领煎饼等趣味形式,让反诈知识真正融入市井生活,让健康关怀与金融科普同步传递,持续拓展消保宣教的深度、广度。
泰达街道地处滨海新区核心区,经济体量大,金融活动丰富,辖区企事业职工和居民群众容易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为此,金城银行联合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对体育场“反诈基因”进行改造,将宣传融入市民运动场景,形成“知识传播—场景体验—行为改变”闭环,实现从“被动灌输”到“主动吸收”的转变。“公园将反诈宣传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使反诈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和网络,而是变得触手可及、生动鲜活。”金城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该公园建设,金城银行在“2024年度城市金融服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一举斩获“反诈宣传优秀案例奖”,为其他地区开展金融消保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形式创新
打造消保宣教创新矩阵
除场景化渗透外,金城银行不断推陈出新活动形式,通过“反诈防非大篷车”拓展消保宣教覆盖面,并结合电影、舞台剧、方言RAP歌曲等年轻化表达打造立体化宣教生态,让金融消保知识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象体验,在成为市民群众触手可及的“安全盾牌”的同时形成可持续的金融消保宣教矩阵。
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期间,金城银行采用可变形、可移动的挂车厢体定制了一辆“反诈防非大篷车”。当大篷车行驶时,它是移动的宣传海报,将金融知识传递至社区、农村的“最后一公里”。停靠时,20平方米的展开空间就是互动活动的舞台,吸引社区老人和儿童、在校大学生、农村留守老人、工地工人以及在津外籍人士等不同群体参与其中。在天津科技大学河西校区,大篷车变身“反诈零食铺”,大学生们参与反诈知识问答换取零食,学习“校园贷”“兼职刷单”等风险防范技巧;在民园广场等景区,大篷车化身“游乐场”,借助传统投壶、消保大转盘等活动传递反诈防非知识;在蓟州区村镇,工作人员结合乡村集市“赶集日设摊”,讲解防范非法集资等内容。大篷车总行程超过1000公里,将反诈防非知识传递到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成为融入市井烟火的温暖守护。
不仅如此,金城银行还与高校联合编排校园反诈舞台剧《迷途知返》,以学生身边的常见骗局为蓝本,通过精彩的表演和剧情发展生动地呈现了主角因轻信“刷单暴富”陷阱而陷入“校园贷”危机的过程,在老师和民警的帮助下最终脱困的经历。学生们自导自演,自觉成为“金融知识宣传员”,这种“扩散效应”将金融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生活,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反诈防诈意识。
此外,金城银行还创新运用贴近生活、融入日常的宣传方式使反诈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如针对高发电信诈骗类型,组织百余名学生、新市民、老年群体观看取材真实案例的反诈主题电影,以情感共鸣强化风险认知,让反诈意识深入人心。金城银行还联合地铁e站,玩起了煎饼馃子与反诈鸡蛋的创意组合,将消保知识融入日常通勤场景。市民在购买早餐后,可以获赠一枚反诈鸡蛋,早餐包装及每枚蛋上都醒目地贴着反诈标语贴纸,成为反诈宣传的“微型”新载体。另外,金城银行还创新推出天津方言RAP歌曲《金融消保在身边》,朗朗上口的旋律唱出了骗子套路,让金融知识跳出说教框架,成为社交媒体的“流量密码”。
机制创新
筑牢消保宣教工作“四梁八柱”
金城银行的消保宣教创新实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背后是消保工作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完善。在组织层面,金城银行积极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成立了以分管行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将消保宣教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同时,金城银行将消保教育纳入员工培训体系,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消保工作队伍。
在覆盖人群方面,金城银行以“突出天津特色、聚焦重点人群、打通基层乡村、建设宣传阵地”为导向,瞄准新市民、在校大学生、老年人、外籍人士等重点人群,策划宣传活动。宣传体系采用线上线下(300959)相结合的方式,线下走进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开展各项消保宣传活动,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等平台推出“反诈IP+情景剧”短视频矩阵,并利用漫画、长图文等多种形式进行消保知识宣传,年触达超200万人次。
其中,金城银行自制征信知识宣传视频《沉默的“客户”》创新采用默剧的形式,以行骗方视角展开故事,揭示“征信洗白”骗局套路及危害,入选天津市“爱征信惠民生助发展”系列宣传优秀作品展播,并荣获三等奖。同时,《3分钟带您快速了解存款保险那些事儿》巧妙借助了天津传统文化,将复杂的消保知识转化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快板短句,既弘扬了地方文化,又有效地传播了金融知识,被天津市评为存款保险特色宣传作品。此外,金城银行还精心打造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视频《“骗”要说》,揭露了非法集资“四部曲”,帮助金融消费者提升识骗防骗能力。这种“线下场景体验—线上内容传播—数据反哺优化”的闭环让消保宣传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了“破圈”传播。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金城银行的实践证明,唯有将消保融入金融服务的“血脉”,才能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金城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金城银行将深化金融为民理念,加强经验成果总结,探索创新消费者保护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提升金融教育的针对性、覆盖面和影响力,打造数字化宣教品牌,强化与地方政府、社区的联动机制,形成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强大合力,为培育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持续贡献力量。
AD
道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